最新目录

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二次教学模式初探

来源:临床检验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0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1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情分析 钢琴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基础等全方位的了解,根据学情制定学习计划,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辅导,提高教学质量。 1.1 学生的音乐基础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的

1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情分析

钢琴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基础等全方位的了解,根据学情制定学习计划,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辅导,提高教学质量。

1.1 学生的音乐基础分析

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女生,大多来自乡镇中学。在此之前,几乎没有接触过钢琴,就连音乐课也不能保证开课,导致很多学生是零基础,乐感较差,节奏感欠缺。

1.2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

这些学生一般在初中时,学习能力薄弱,学习成绩不太好,学习习惯也是没有养成的,普遍来说较懒散。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是集体课,而她们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,教师需要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制定教学目标,内容不宜过多、过深,同时也需要学生主动思考,勤加练习,总结学习方法和寻找规律、成就感。

但是正因为她们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欠缺的,所以她们缺乏主动性、吃不了学习上的苦,给钢琴教学带来困扰。作为钢琴老师,学生较多,加上时间和精力有限,很难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学懂、学好。以往我们也给学生制造了钢琴比赛、考级、表演的机会,但是优秀的学生还是比较少。

针对以上情况,本人也一直在探索,如何才能提高钢琴教学质量、大部分学生钢琴水平大幅度提高呢?

2 钢琴课二次教学模式的意义

2.1 什么是钢琴课的二次教学模式

钢琴课普遍上是教师与学生形成教与学的关系的。本人提出钢琴课的二次教学,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教与学的关系,即学生教学生。这里的学生教学生就是优生带待优生。

2.2 钢琴课二次教学的意义

2.2.1 弥补教师辅导时间和精力的有限

教师工作任务繁重,空余时间有限,再根据学情,钢琴课的教学效果较难保证。但是学生们大部分都是内宿生,她们的空余时间都是在一起的,她们有足够的时间互相帮助、互相鼓励,课中知识如果不是太懂,她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帮忙解决;课后不自觉练习的同学,优生帮忙监督,大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,教师也有更多时间进行备课、教学创新。

2.2.2 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

由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影响,现在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了。二次教学会拉进同学之间的距离,优生会主动去跟进对应待优生的学习情况,单独辅导;待优生也会主动请教优生,久而久之,关系就更融洽了。

2.2.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

迫于钢琴老师任务布置的压力和与之帮扶优生的督促,待优生们会慢慢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学习自觉性也会大大提高,从而促进钢琴弹奏能力的整体提升,这是我们老师最希望看到的效果。

2.2.4 培养优秀的钢琴接班人

二次教学确实帮助了许多的待优生提高了钢琴学习的能力,那对这部分优生而言就不公平了呢?其实二次教学对她们也是有好处的,她们相对学习能力较强,学得快,她们在进行二次教学的过程中学会了总结经验、提炼学习内容、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、收获了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同学情。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,这些对未来的工作也是非常有利的,也是一种资本。就业方面,这部分优生不但可以从事幼师这个职业,还能胜任钢琴的教学工作,这些宝贵的经验就是来自二次教学,多一条路也许就是不一样的人生。

3 如何在中职钢琴课中实施二次教学模式

3.1 成立二次教学模式小组

二次教学模式需要钢琴老师十分了解学生的学习、性格、学生之间的关系、管理能力等等,然后把全班分组。一般情况,一个小组控制在4人左右比较合适,人数太多,辅导不过来,效果也是不理想的;人数太少,优生人数不一定充足,而且相互的影响力不够,很难形成竞争意识,效果也是不理想的。

我们的二次教学希望培养待优生的学习习惯、提高整体的钢琴弹奏能力,所以分小组也是非常关键的。首先需要把优、中、差进行合理的安排,通常尽可能的分均匀;其次,可以考虑一下学生之间的友谊关系,关系比较好,如果能形成帮扶关系,效果也会更好;再次,钢琴老师在可控范围内适当的让部分学生双向选择,即小组长选择组员,组员选择小组长,但是教师必须把控好优、中、差得均匀分配;最后,教师要做好优生的各项辅导工作,如思想上要积极主动,有失必有得,不要觉得吃亏了,大胆管理,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,不能自己解决的就请老师帮忙等等。

文章来源:《临床检验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lcjyzzzz.cn/qikandaodu/2021/0708/641.html



上一篇:浅谈如何提高核医学教学质量
下一篇: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

临床检验杂志投稿 | 临床检验杂志编辑部| 临床检验杂志版面费 | 临床检验杂志论文发表 | 临床检验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临床检验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